没有随便的成功,只有长久的努力
———我校学子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

期次:第196期    作者:本报记者 林玉兰 张希玲 庞晓琳   查看:160




  今年8月份,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正式开赛,我校积极组织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参赛,每三人组成一个团队,经过四天三夜的封闭比赛以及后续的“综合测评”
  和复测,我校24支参赛队伍共有21组荣获佳奖。其中,获国家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,区级获奖18项,这是我校历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级电子设计大赛获得的最好成绩。
  采访当天,记者在物电楼的办公室见到了参赛的学生代表,他们显得有些拘谨。“我们理工科的男生,不太擅长与人交流,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非常优秀的”,物电学院副院长巫钊介绍道,“他们今天所获得的成功,不是偶然的,而是经过漫长的积累与沉淀所取得的必然成果。”

热爱可抵岁月漫长

       “最后一天的时候我们真的已经累到虚脱了,当计算出极为精准的数据那一刻,兴奋!激动!我说,肯定稳了!”回忆起比赛当天的情形时,李东伟握紧了拳头,讲到关键处,他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。
  李东伟是物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7级的学生,他所在的团队在本次大赛中所制作的选题是“模拟电磁曲射炮”,作品获评国家一等奖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谈,李东伟一行人逐渐与我们熟络了起来,并主动邀请我们参观他们的实验室。
  随后,记者来到了位于综合实训中心六楼的物电学院创新实验基地。实验室里的布置很简单,每间实验室中间摆放着一个大长桌,长桌上摆满了各类电子元件、测量仪器,两边是学生用来学习、做实验的座位。
  从6月初开始组队训练,一直到8月份,他们把空余时间都留给了实验基地。这里就像第二个家,即便现在比赛已经结束,但这里依旧是他们最常来的地方。
  正值中午,本该是休息时段,实验室里显得“安静而吵闹”,安静的是同学们都在专注于自己手上的学习,没有一个人说话;吵闹的是同学们练习编程敲打键盘的声音。
  “来,给你们看一下,这个就是我们的参赛作品”,在摆满各类仪器的实验室里,李东伟打开了桌面上一个贴着 “参赛作品”等封条的纸箱,他兴奋又详细地解说着眼前这个看似 “简单”的装置,“这个是底座,有点难搞,如果底座的高度把控不好,那对焦就很难做到精准……”
  从他在讲解作品零件的构成到制作过程中,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李东伟很热爱机电方面的东西,因为他在解说这些作品时,眼里一直闪烁着光芒。“我觉得我满足了,我选择的这个专业就是我的梦想,而且以后我也想从事IT行业,这个奖让我更相信了自己的能力,还有我的队友们,我们都是因为热爱,然后走到一个团队来的,我们有着同一个目标,我很开心能和他们一起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、奋进!”
  “我们所在的基地,管理制度与考勤标准都非常严格,和高三的学习时间是差不多的,没有周末,寒暑假最多只有十天左右,在校的所有空闲时间,几乎都要泡在实验室里面”,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7班的祝伟文,是创新实验室的学生管理员,他所在团队在大赛中获得区级一等奖,“我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节奏了,我能坚持下去,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做这些东西,喜欢便不会觉得它有多枯燥,平时在空闲时间里,如果不来实验室的话,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。”


  分秒必争的四天三夜

       8月7日7时,选题公布的那一刻,一场长达四天三夜的持久攻坚战就这样在这几间实验室里打响了。
 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赛制是封闭式的,从选题公布到作品封箱,在这四天三夜里,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极为珍贵,这四天三夜,是他们的希望,也是他们的噩梦。因为那四天三夜,对于每一组参赛团队来说,是真正意义上的废寝忘食。
  “那四天,我很少洗澡”,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8班的梁立亮说起这事也有点无奈。“回去倒头就睡,时间很紧张,就算是睡觉,也不敢睡太久”,每天清晨,梁立亮在与队友的互相督促下才能勉强爬起来。“犯困了就喝点红牛,提神。”
  正说着,身旁的队员递过来一张照片,只见一罐罐的红牛罐子叠得老高,在实验室的桌子旁堆成一个“小山”。“我们都快把校门口小超市的红牛搬空了,喝了不知道有没有用,求个心理安慰,催眠一下自己,精神起来。”
  “时间真的非常非常紧张,我们团队光是挑选题就用了一天半的时间。”祝伟文所在的团队接连换了三次选题,才最终敲定了“简易电路特性测试仪”,由于前面花去了太多时间,到后面封箱时,祝伟文所在团队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精准测量了,“遗憾是肯定有的,但只能说,我们尽力了。”所幸,祝伟文所在的团队也获得了区级一等奖的好成绩。
  祝伟文带着我们参观了一间间的实验室,为了让我们这些外行人听得懂,他们对作品的制作过程的讲解也大都尽量简单易懂。但是,一份份优秀作品的背后,所付出的努力却是无法用“简单”二字就能概括的。
 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,只有付出汗水、不忘初心,才能积累成功的力量,蜕变成更好的自己。奋斗的岁月总是如此漫长,但他们却不曾畏难!不善言辞的他们,把热爱、激情凝聚在手上,投入到了手中的实验上。这场持久战,他们坚持了下来并且打赢了,因为他们懂得,在时间的长河里自我沉淀,才能成就往后岁月中耀眼灿烂的光!